当下,文化产业正朝着高质量发展加速迈进,而实体书店的运营模式也在悄然发生改变。“书店+”模式,凝聚了众多京城书店人对实体书店发展转型的思考与实践,成为了业界可探析、可借鉴的先行样本。近日,中央及北京核心媒体记者走访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及怀柔区的实体书店,围绕“书店+”模式,用镜头和文字记录实体书店的新业态,感受书店发展的新活力。
以书为本
“一定是书,才是一个书店的灵魂”
春风在书店坐落于宋庄艺术村核心位置,是一家以人文社科类图书为主,主推“阅读+体验”为经营模式的体验式书店,探索从书到活动到生活的阅读路径,倡导回归经典的中式生活美学,以“书+艺术+咖啡”相互带动促进的阅读体验空间。
“我们之前不断尝试着书、艺术、咖啡的跨界融合,并且一直在做调整,但后边还是希望能够以书为本,然后探索出一个新的阅读的路径来。”春风在书店主理人马丽洁向记者介绍,“我个人很喜欢咖啡,非常喜欢咖啡,但一家小书店人力财力物力各方面都有限,如果你要兼顾的事情太多的话,可能什么都顾不好。那么我就开始认真地想,为什么要开书店,而不是咖啡厅?”
春风在书店“小店长”为读者写下寄语。(摄影:乔健)
“书店+”模式的核心在于,“首先,它是一家书店”。
今年大年三十,春风在书店晚上11点多还在营业。最后一单,一群十七八岁的学生来到了书店,每个人都买书,而且每本书品质都很高。马丽洁说,那一刻,书店人看到了希望,也是那一刻,她决定深耕图书这一部分。她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一定是书,才是一个书店的灵魂。”
在马丽洁看来,人们是需要书店的,书店有着相对沉静而又充满温度的交流。她说,“做书店的人真的一定要有信心,一定要对书有信心。”书店人要告诉读者你提供的是什么样的书,因为好书才是关键,好书才是一个书店活下去的立足根本。马丽洁看到了人们对书对阅读有着真切的需求,“幸运的是,现在书店的营业额已经足以养活团队了,而且我们图书的整体销售额,从前年开始超过了咖啡。”
春风在书店目前在亦庄还有一家以心理学为主题的分店,主要经营专业心理学和心理建设的相关书籍。这也是目前北京唯一一家心理学主题书店。马丽洁拥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执业经验,这几年她以阅读为载体帮助不少人改善了情绪问题。她欣喜地看到,书店正一点点地有效治愈并安抚着都市人的心。
长远着眼
“书店,我希望每天开开心心至少干到80岁”
佳作书局诞生于1942年,是一家历史悠久的“东方书店”,去年是佳作书局成立80周年。佳作书局负责人朱帅介绍,书店最初由犹太人马法伯在上海创办,辗转纽约、芝加哥,于2014年重返国内。长期以来,佳作书局致力于提供全球优质的艺术出版物、行业资讯和文化活动,以高质量的艺术内容服务广大的艺术爱好者和艺术从业人群。“佳作书局其实是家老书店了,”朱帅表示,“而它的盈利模式也有点‘老土’,图书进出价差仍然是书店最核心的盈利模式。”
但是2000年以后,国内的书价开始水涨船高,特别是跟古董文物艺术相关的书籍涨价明显,有些书定价甚至比国外还贵。朱帅感受到了压力。书店要长期发展,就需要看到时代的变化,需要应对趋势作出回应。
2021年12月,佳作书局宋庄旗舰店开业。“我们在探索新方法,例如做直播分享。”朱帅说,最开始他特别排斥直播,总觉得直播内容都是“卖9块9包邮的那种东西”。但佳作书局直播有自己的思考与独到之处。他们的镜头里没有人出现,而是从上往下俯拍,尽可能地展现书籍的全貌,甚至书本的质地也能完整呈现在直播过程中。他们边翻书边与大家聊书籍的内容,收获了许多新粉丝,也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做直播做线上,主要还不是钱的问题,而是经营方向的问题,我在意的可能是这个逻辑对不对,利不利于书店发展。”有好点子,朱帅也特别欢迎,但他表示还是要去琢磨“如何把书店从80年经营到81年82年”。
朱帅希望把精力放在“做优秀内容的长期事业”。书店成立80周年之际,团队陆续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研究艺术的学者开展线上讲座,目前已经做了三十场来场。本月底,佳作书局新书《龙之国》也将出版,全书呈现了波士顿美术馆所藏的中国古代艺术品。
“我从20多岁经营到30多岁,我想还能再干个至少40年,我的前一任退休也是70多岁才退休,所以我想但愿活个80多90多岁,每天开开心心的至少干到80岁。”在宋庄小堡文化广场,佳作书局开阔的落地玻璃与高质量的艺术类书籍,为城市副中心带来了一抹明朗的亮色;而书店人长期的坚守与踊跃的创新,也为行业的发展增添了与时代同行的生机活力。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