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四川射洪市太和街道黄磉浩社区开展"桑水+童伴计划"第二期研学活动

发布时间:2025-05-09 12:29:1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何小梅 | 责任编辑:詹峰

       为深化省级慈善镇街试点项目内涵,推动"桑水记忆—慈善+未成年人保护"品牌建设,2025年5月1日至2日,射洪市太和街道黄磉浩社区组织辖区34名儿童开展第二期"桑水+童伴计划"研学活动。通过两天的沉浸式学习,孩子们在高校实践、文化探秘与科技体验中收获成长,活动累计筹集慈善基金4000余元。

       首日清晨,孩子们在爱婴儿童成长服务中心集结启程。首站走进西南交通大学,大学讲师带领孩子们穿梭于历史建筑与现代设施之间,讲述校园故事。在轨道交通实验室和风洞研究中心,专业导师指导孩子们模拟驾驶飞行器、观察"天宫一号"模型,让航天技术从课本公式变为可触摸的实践。"原来开飞机要考虑这么多气流因素!"11岁的小林在体验后兴奋地说。


       职业启蒙环节中,生涯教育专家通过《从兴趣到专业》主题讲座,引导孩子们发现自身优势。三名交大学子分享求学故事时,初中生王雨萌认真记录:"姐姐说坚持读书才能改变命运,我要记住这句话。"当孩子们在导师指导下完成飞机模型制作,午餐时捧着大学食堂餐盘交流见闻的模样,俨然有了几分"小大学生"的神采。

       夜幕降临,孩子们在成都国际会议中心迎来文艺之夜。诗朗诵《蜀道难》展现文化积淀,集体舞《少年中国说》迸发青春活力。晚会尾声的集体生日会温情满溢,5位小寿星在烛光中许下愿望,志愿者悄悄抹去眼角的泪光。

       次日清晨的四川博物院之行,将孩子们引入古蜀文明的殿堂。青铜神树的精妙构造令孩子们惊叹,金沙太阳神鸟金饰的璀璨光芒引发阵阵欢呼。"三千年前就有这样的工艺,我们的祖先太了不起了!"讲解员通过文物背后的故事,引导孩子们感悟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在宽窄巷子的文化探访中,孩子们分组采访糖画非遗传承人,记录老茶馆的岁月故事。当讨论"如何让老街巷既保留历史又满足现代需求"时,初二学生李昊提出的"用AR技术展示老建筑故事"创意获得导师点赞。活动特别设置"方言寻宝"环节,孩子们在街巷间搜集特色方言,体会语言承载的文化记忆。

       据社区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以"高校启智+文化浸润"为主线,通过职业启蒙破除认知局限,借助文物故事培育家国情怀,依托科技实践点燃探索热情。孩子们在知行合一中收获的成长喜悦,正是"桑水记忆"品牌"慈善护航·未保先行"理念的生动实践。活动募集的善款将全部用于困境儿童帮扶,持续为"爱满洪城,幸福民生"建设注入新动能。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